深圳市麦思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麦饭石远红外热疗仪的实践应用探究》卢明宣在《中国科技人才》杂志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1 11:54

图片

《中国科技人才》杂志是科技部主管的国家级刊物,是一本代表中国未来科技新势力,以中国创新科技人才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新一代杂志。


卢明宣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院特约研究员,深圳高促会会员,其创立的麦思康,是一家聚焦传统药石麦饭石在大健康领域创新应用的科技创新企业,2021年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麦思康以“助力健康中国,服务大众健康”为己任,潜心研发匠心打造麦饭石远红外热疗仪系列产品,旨在通过远红外线光疗加温灸,促进体内微循环,改善酸痛麻胀凉和亚健康,增强免疫力,提升健康水平。产品上市以来以实实在在的效果获得了众多用户的交口称赞。麦思康立足大众身体健康维护的需要,未来将加大技术创新,深入打造麦饭石大健康生态圈,借助“互联网+大健康”的模式,让亿万家庭享有更好的自助理疗和健康管理服务,让麦思康产品和服务成为大众健康生活的温暖陪伴。


图片

深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勇

为麦思康麦饭石热疗仪产品站台


附论文原文(发表时略有删节)


麦饭石远红外热疗仪的实践应用探究

卢明宣

深圳市麦思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麦饭石是一种天然的硅酸盐矿物,无毒。麦饭石对生物无毒、无害并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复合矿物或药用岩石。麦饭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无机的硅铝酸盐。其中包括SiO2、Al2O3、Fe2O3、FeO、MgO、CaO、K2O、Na2O、TiO2、P2O5、MnO等,还含有动物所需的全部常量元素,如:K、Na、Ca、Mg、Cu、Mo等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约58种之多。样本红外的热效果略微减小,在室温下测定了样品的红外热效应。麦饭石主要成分以氧化硅为主,同时含有多种金属氧化物,其内部有许多孔和通道,无毒。麦饭石属火山岩类,其主要矿物质是火山岩。5000—7550万年前,火山喷发出的熔岩埋于地下,经过火山地带高湿炎热作用,这些熔岩转变为酸性物质,后经地壳变动所产生压力的作用,最终形成了麦饭石。本文研究了麦饭石在远红外材料中应用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麦饭石;远红外热疗仪;实践应用


红外辐射物料属于重大功能性物料的范畴,能吸收热辐射而发射大量红外线是红外辐射材料的重要特征值,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研制出各种体系的红外辐射材料,推动了红外辐射发热工艺的发展,但是,由于这些材料的特性不同,所以各种材料的红外辐射加热效果也不同。在各种制度的材料上推陈出新,由各种过渡性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材料尤其受到高度重视,它的突出优点在于它具有与黑体相似的红外辐射特征,在整个高载能的2~25微米波段内都具有较高的发射率,其中以石墨红外吸收率高,发射率也高,石墨烯发热膜是其典型代表。一些金属氧化物发射率较高;另一些则具有较高的红外透过率,它们对涂料的热红外隐身性能不会有负面影响。在发热材料的基础上叠加天然矿物,利用其自然特性激发更高强度的远红外线,则是另一个研究方向。


01

检测方式


我们知道,热产生的原因,是组成物质的粒子做不规则运动.这个运动同时也辐射出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大部分都是红外线,其中距离红光较远的波段则被称为远红外线。


我们收集市场上比较公认的远红外线材料,包括碳纤维和石墨烯,和麦饭石分别在加热后进行检测比较,其频谱分布如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由上图可以发现,碳纤维和石墨烯发热后产生的远红外辐射峰值集中在8至9微米之间,而麦饭石加热后产生的远红外线峰值则在5至14微米之前形成一个小波动的平台,这就使得其生命光波的能量集中起来强度倍增。


以上麦饭石加热辐射远红外线的数据建立在将麦饭石加工成圆柱形薄片的基础上,规格为直径16~20mm,厚度2~3mm。我们将2000目的麦饭石粉制成在布料上制成涂层,用石墨烯发热膜加热后辐射的检测到的远红外线频谱与没有麦饭石粉涂层的样品相比没有变化,分析认为这可能与麦饭石的原始结构受到破坏有关。也就是说,麦饭石多孔性的原始结构对于热能向远红外线的转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图片


02

麦饭石远红外线热疗仪的作用机理

麦饭石远红外热疗仪,可以是多个款式以适应身体不同部位,但其本质就是如图所示的麦饭石远红外线热效应复合板,它包括由外至内顺序叠置分布的优选由真皮(即:动物皮质)或PU皮(即:PU塑胶材料)制作而成的外表层a、通过施加电压可产生热量的电热层b(如通过在材料层内埋设电热丝等制作而成)、起到隔离热源和传热作用的传热层c以及优选由真皮或PU皮制作而成的内表层d;其中,在传热层c的内表面上镶嵌有若干个相互间呈阵列分布且内表面与内表层d相接触的麦饭石石材。由此,利用传热层c可在避免麦饭石石材e与电热层b进行直接接触的同时,将电热层b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麦饭石石材e上,从而利用麦饭石石材e所具有特性将部分热能转换成特定波长的远红外线辐射人体实现深层热疗。同时由于麦饭石石材e是以阵列分布的方式呈现在复合板上的,故可形成点状的微型“热岛”结构,从而使得电热层b所产生的热能得以充分利用,其中部分热量能够经由麦饭石石材e传导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


麦饭石远红外热疗仪与人体皮肤接触,其作用机理,不仅体现在其生命光波的对人体部位的直接辐射(非紫外线或电离辐射,对人体无害),还体现在皮肤对能量的反复吸收。麦饭石放射的远红外线除了渗透吸收之外,有部分被皮肤反射回来,被麦饭石吸收后又重新辐射出来,如此反复形成一个“热岛”,增加皮肤对远红外线的吸收和透入。也就是说,在同等温度下,麦饭石远红外热疗仪的效率可以是几位的增长。


03

远红外基元材料中的应用与研究

按照波长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常见光线的顺序为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根据科学测试,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能量越大的波穿透达到的范围越大;波长越长,频率越低、能量越小的波穿透达到的范围越小。而红外线的波长比较长,能量不够,远远达不到原子、分子解体的效果。因此,红外线只能穿透了原子分子的间隙中,而不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内部,由于红外线只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间隙,会使原子、分子的振动加快、间距拉大,即增加热运动能量,给人的感觉是热的感觉,产生的效应是温热效应。


已知石墨烯材料具有良好和导电和光学性能。当石墨烯做成载体时,导热系数也可达600W/mK。用石墨烯材料做成的电热膜,电热转换率达99.9%,恒温性能优越。在对外的热辐射中,远红外远度略高于传统的碳纤维发热材料。利用石墨烯电热膜对麦饭石片体进行加热,等于强强联合,使其在一定温度下辐射的远红外线在6-14微米之间的波段形成高峰,而这个被誉为“生命光波”的波段的远红外线,与人体本身辐射的远红外线频率相同或相近,透入人体后易为细胞组织吸收,与细胞内外的水分子同频共振,由分子原子的剧烈运动而产生温热效应并传导于深层组织,使相应部位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微循环功能改善,新陈代谢加速,同时发生一系列有利于组织修复再生和免疫力增强的生物反应。临床医学已经有很多应用。日常用于保健,对于疾病的预防、早期病症的干预调理以及病后康复,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04

实验结论

通过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麦饭石上有很多微孔,这是麦饭石区别于其它矿石的显著外观特征。据报道,一克麦饭石的展开表面积达到几百平方米,是同重量的活性碳的20000倍。表面积的增大意味着与外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增加,同时其又细又密的微孔使其表面呈现细微的粗糙,大大降低其对电磁波的反射率。对这种物质加热,热辐射会被吸收的比率会远大于其它物质。热能被吸收后,在麦饭石内部不断发生运动,激发大量的远红外线向外辐射,这些射线波长集中在6至14微米,与人体本身的远红外线波长相同或相近,容易被吸收并在内部水分子间产生共振,再次转换成热能并向深层扩散,使人体特写部位或全身产生温热效应,达到理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欣. 红外治疗仪在结肠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20, 33(1):2.
[2]蒋燕芬. 数字化探究仪器在小学科学中的实践运用研究[J]. 新智慧, 2020(1):1.

[3]刘昕昕, 萨百艳. 信息化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 中国设备工程, 2021(24):2.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深圳市麦思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仙人球建站